`
yanghuidang
  • 浏览: 910483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北京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转载)夜泊秦淮近酒家

阅读更多
(转载)夜泊秦淮近酒家


点击图片新开窗口查看

从南京回来后一直想写点什么,最值得写的当然是秦淮河。不过,这个想法连我自己都感觉到很蠢。一条秦淮河,千余年来集聚了多少文人墨客,多少诗词歌赋。且 不说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杜牧的《泊秦淮》,也不论明清文学家吴敬梓的《桃叶渡》、杨文骢的《朱雀航》,只说近代朱自清、俞平伯两位文学大师同题 的《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两篇美文足可以让后来文子不敢再对秦淮河动笔,遑论区区之我。但偶尔想起了俄国文豪契柯夫说过的一句话:莫泊桑把小说写到了 这样的高度,让我们这些写小说的很难了。不过,无论大狗小狗、饱狗饿狗也都应该按照上帝给它的嗓门叫唤。这话有道理,写出来即使不能发表,也算是对这次南 京之行的一个记忆。
四月,也是农历的阳春三月,正是江南“杂花生树、莺飞草长”的季节。一直想在这个季节去“天下三分明月,二分在杨 州”的名城游览。谁知杨州没去成,被朋友动员去了南京。也好,“十里秦淮,六朝金粉”的古都金陵也是我向往的地方,是游玩的佳地。虽然因出公务多次走过那 里,但真还没有住下来认真领略一下这座江南名城的风姿。朋友一提议,我则积极响应。
动身比较早,路况也不错,尽管沿路满目的油菜花耗费了 我们不少的注意力,但在下午还是早早地到了南京。过了江进入南京市里后,到了一个叫五月花的酒店下榻。时间合适,把车子停下,东西放好,我们准备打出租出 去游玩一下,同行的张兄问我:咱们上哪?我连想都没想就说:秦淮河、夫子庙。上了出租,司机问:“到哪里去?”“秦淮河。”“秦淮河哪个地方?”“夫子 庙。”出租车向东走了三、四百米停了下来。司机说:“到了。”大家面面相觑:原来我们住的地方就在秦淮河边呀。
大家从北侧进了古色古香的 贡院街。江南贡院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始建于南宋,明代定都南京,苏皖两省乡试及全国性会试都在这里,迁都北京以后,南京为留都,仍为科举考场。清 代初期,南京为江南省首府,故贡院一直沿用“江南贡院”之名。明清两代从这里走出了无数的名人名家,如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施耐庵、翁同龢、李鸿章等 人皆出于此。原江南贡院规模很大,曾占地约三十万平方米,有两万多间房屋,但现在只剩一个四合院式结构的楼宇,只作展示当时繁荣景象的博物馆,其它地方现 在都变成了商业旺铺,贡院街也成了古色古香的旅游文化商业街。当年这里曾经是何等的繁华和令人向往啊!走在这文气浓重、士子聚集的地方,我一直在想像着那 个时代学子们在考试期间鱼贯而入的场景。当今这里繁华依旧,只不过把士子变成了游人。尽管不是黄金周,也不是周末,但还是游人如织。
贡院街的最南端便是夫子庙,夫子庙是孔庙的俗称,原来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夫子庙南是一个广场,再往南就是秦淮河了。

点击图片新开窗口查看
秦淮河,好像在我的梦中流淌过多少次了,这次才真正走近了它。在众多的南京人和外地人心目中,秦淮似乎是个永恒的话题。她是古城金陵的起源,又是南京文 化的摇蓝。这里素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在我心目中,她始终带着一种神秘的色彩。走在秦淮河畔,我想起了文学大师吴敬 梓,想起了吴梅村等明清时代文坛三泰斗,想起了侯方域、冒辟疆等复社四公子,更想起了柳如是、董小宛等“秦淮八艳”。贡院街、夫子庙、秦淮河,把官场、科 举、青楼牵在了一起,也把官宦、才子、名妓汇集在了一块,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历史文化风景,而这道独特的历史风景的不断积累,把一条秦淮河染成了琥珀色。
我眼前的这段秦淮河是南京的内河,河面并不宽,大约二十米左右向,两旁望去,小河曲曲折折,白壁黑瓦明清江南式建筑坐落在河的岸边,歌楼洒肆灵巧地建于水 上,错落有致。秦淮河的景致就像南方的女子一样,玲珑、细微、婉约别致。凭栏河边,发现离我不远处有一座石桥,桥体有字:朱雀桥。不用说,桥的对岸便是乌 衣巷了。招呼朋友一起过得桥来,张兄笑着说:“我们当不成君子了。”我问为何?他说:“你没听说当年有一句话:‘君子不过桥,过桥非君子’吗?桥北是贡 院,士子荟萃的场所,河的南岸却是□□□云集的地方,用现在的话说是红灯区,古代开考那几天,河上的五座桥全部是封闭的。”大家也笑了起来,我说:“有美 景美女可观,君子当不当的也没什么遗憾了。”不过,乌衣巷虽然在南岸,但与红灯区无涉,它始建于三国时期,又是东晋时期王、谢两大家族的府宅,是高门贵族 的象征,成为红灯区是明清时代。走进这里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千古绝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 常百姓家。”这首诗主题是说明时代变迁和豪门贵族的破败没落景象。今天尽管夕阳每天依然斜照乌衣巷口,可是朱雀桥边的游人简直可以用“摩肩接踵”来形容, 哪还有野草开花的地方。乌衣巷里的王宅、谢宅还在,有王井、谢园,并且有展览和陈列。可我不知道这里有多大意义上能反映魏晋时期的风貌,因为和秦淮河沿岸 一样,现在乌衣巷大多都是明清时代风格的建筑。



点击图片新开窗口查看

点击图片新开窗口查看
出了乌衣巷,自然要去看一看媚香楼。我知道这是“秦淮八艳”中的一位当年的居所。只是搞不清是李香君的还是顾横波的,从“香”字上看应当是李香君的,但从 “媚”字上理解,也可以是顾横波的,因为他的名是顾媚。张兄讥笑我有“青楼情结”,有点类似于“风流才子”式的人物。我大呼冤枉:风流没机会,才子不够 格。再说了,没有青楼,难道连点情结也不让有吗?几人说笑着到了媚香楼。
媚香楼座落在夫子庙钞库街,来燕桥南端,走上前去发现一匾额,上 书“李香君纪念馆”,哦,原来是李香君的故居。我不由地佩服起南京人的容纳风格:□□□也是可以给建纪念馆的。当然,李香君是秦淮一颗璀灿的明珠,秦淮八 艳之一。这个出身秦淮名妓的下层妇女之所以受人仰慕,不在其花容月貌,而在于她有着强烈的正义感、爱国心和高尚的情操,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秦 淮八艳”只所以盛名,不完全甚至主要不是由于美貌,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才女,而且怀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八艳中对于相貌给予极高评价最多的只有顾横 波和董小宛,一个是“秦淮第一美女”,一个是“貌绝江南无双”,陈圆圆也算一个,其它都没有在品貌上给于重笔描写。八艳之一的马湘兰就算不上是个绝色美 人,有记载,她“纤眉细目,瘦弱如柳,皮肤白腻,娉娉婷婷。”凭着她这只是中等的姿貌,能在步步美人的秦淮河畔崭露头角并挤身“秦淮八艳”,主要得力于她 清雅脱俗的气质和出类拔萃的才华。因此说“秦淮八艳”中“艳”只是内容之一,“才”才是第一位的。李香君应当也是这种情况,在孔尚任的《桃花扇》中,这位 美女加才女为了抗拒阉党余孽阮大钺的威逼,怒撞案桌,血溅桃花扇;在满清军队过江,心爱的人侯方域变节后坚持不与其见面,最后郁郁而终。可见她还是一位具 有民族气节的爱国之女。这与生前嘱咐家人:“死后悬棺三尺,不入清朝一寸土地”的八艳中另一位女子柳如是,是一样性情的人。
媚香楼是三进 两院式宅院,临街的建筑部分已经成为商业旺铺,院内陈列着书法、绘画、楹联、篆刻、假山、塑像和园林小景、石刻砖雕、壁画挂灯等艺术精品。除李香君外,还 有柳如是、董小宛的书画复制品,这些只是供游人观赏了。张兄叹道:“金陵对于一个李香君的故居都保护这样仔细,可是写《桃花扇》的孔尚任咱们这位文学家的 老乡,在孔氏家族墓地却连个坟头都不给他安。咱们山东人没有南京人的包容气量啊。”我说:“孔林有他的墓地吧?我好像见过。”张兄说:“那是以后的事情 了。”

点击图片新开窗口查看
从眉香楼出来,太阳就要下山了。我提议找地方吃饭。他们说:“时间还早,为什么不多玩一会儿,干吗这么早吃饭,你是不是饿急了?”我说:“就这个时间好, 如果再待一会,大家都找地方吃饭,秦淮河周围哪还有什么好地方我们去?再说,饭后我们还要去乘画舫的,大家不是要领略一下浆声灯影的秦淮河嘛。”大家见我 说的有道理,都表示同意。转了一圈,找到了北岸的河边的一家水榭式的酒馆。这时酒馆还没有客人。我们不愿意在室内,就在外面找了一个露天的拐角平台,正好 有一个四人餐桌,我们就坐了下来。这是一个最佳位置,西侧南侧都是水,因为有石护栏,所以不用担心掉到河里去。点了一些菜,张兄他们要了一瓶北京二锅头, 我坚持要喝啤酒,服务生向我推荐青岛啤酒。大家笑了:跑了这么远的路来到外地,还能喝家乡的酒?所以我坚持要喝当地的啤酒,他们给上了杨州啤酒,并介绍 说:这啤酒质量很好,当地人都喜欢喝。我拿过来一看,还是青岛啤酒的杨州公司出品。
身后是夫子庙,对岸是乌衣巷,右前是媚香楼,东北是白 鹭洲,就是李白所写的《游金陵凤凰台》那地方。内容实在是丰富得让你无暇接纳,难怪南京作家叶兆言在他的《烟雨秦淮》中说:“南京这地方用不着怀古。江南 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十朝都会,百代兴衰。是地方就有典故,是地方就有来头,是地方就能让人感叹一番,然后写出好好坏坏的文章来。”不过,当时我们没在 意,后来才知道,我们喝酒赏景的地方旁边就是桃叶渡,桃叶渡的旁边又是吴敬梓写《儒林外史》的地方。
桃叶渡聚集了许多才子佳人的风流佳 话。此处得名于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和小妾桃叶的风流逸事。那时秦淮河水面阔,遇上风浪,常会翻船。桃叶回家探望父母,每次过河心里就会紧张,王献之为她写 了一首《桃叶歌》:“桃仙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把大才子对佳人的一片痴心与溺爱描绘得淋漓尽致。后来人们把这个渡口称为“桃叶 渡”。桃叶渡的名字也就流传开了。加之“桃叶映桃花,无风自婀娜”的所在风景极佳,许多喜爱觅风弄雅的文人逸士也慕名而来,写下了诸多优美的诗文。不过, 桃叶还有一个妹妹,叫桃根,也是王献之妾,王献之没提到她,只关心姐姐不重视妹妹,不知道为什么。
如果没有才子佳人,也就没有了桃叶渡的 神韵了,这里成了人们怀古凭吊、守望爱情的浪漫地。从六朝到明清,桃叶渡处均为繁华地段。河舫竞立,灯船箫鼓。明末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在悼念他的爱妾董 小宛的那篇名文《影梅庵忆语》中记载:他在苏州纳“秦淮八艳”的董小宛为妾,两人结合后回家省亲,路过南京时,董小宛的秦淮姐妹顾横波、李秀斋等曾经在桃 叶渡酒阁招待他们二人,以示祝贺。不知道那桃叶渡酒阁还在不在,如果在的话是不是就是我们喝酒的那个水榭酒馆,如果不是肯定也离得不远。

点击图片新开窗口查看
点击图片新开窗口查看
几人临河把酒,边吃边聊,天也渐渐暗了下来,河周围的灯渐次亮了起来。秦淮河的灯真是一大景观,河岸的一座座明清小楼里的窗格里的灯光极富情调不说。楼的 飞檐垂下来的一串串挂灯处处皆是,还有一些不是很亮的地灯,照射在墙壁上,形成了一个绚丽而又极有韵味的景象。楼上有灯,桥上有灯,路边也有灯,岸上有 灯,河里有灯的倒影,而这些灯影比岸上的灯更有韵致,摇曳晃动,时而有象风刮过的飘逸,时而又象打碎了的彩色光片。秦淮河的灯不象现代城市里的灯这样明亮 眩目,完全是古典中笙箫歌舞、灯红酒绿的一种景致。你还别说,远近处还真时时传来一些丝竹音乐的声音。
秦淮的夜,是浓得化不开的梦境。河 畔的五彩斑澜,江南丝竹的婉约,千古烟尘,六朝旧梦。才子,美人,书香,江山,这条秦淮河承载着太厚重的历史文化依然流淌着,今天浆声灯影里的十里秦淮依 然浓酒笙歌,但已是沧海桑田,拥有的只是当今游人乱纷纷、急匆匆的脚步和照像机的鸣响和闪光。
入得夜来,下面的河里不断有挂彩灯的小画舫从身边驶过。小船很别致,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朱自清先生在《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所说的“秦淮河的船,比北京万生园、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杨州瘦西湖的船也好。”的那种,不过也不象他们租那种“七板子”。

点击图片新开窗口查看
时间在浆声灯影和我们临河饮酒的谈笑中过去了不少,我发现面前的景观有些模糊、晃动。坏了,可能要醉!千万不要喝多了,还要乘画舫游秦淮河呢,于是急忙招 呼同桌的人。起身才知道他们几个差一点喝出来两瓶二锅头,我喝了多少啤酒也没有数瓶,估计不会很少。结完帐走出酒阁才想起还不知道渡口在哪里。尽量控制着 不稳的步履去问了几个游人,他们都表示不太清楚,也许不愿意和我们几个酒醉的家伙搭腔。后来一个景区管理人员模样的人告诉我们:往前走几步就是了。
到了后,很快就买票上了船,多少钱的票价到现在我也没记起来。只记得船比较华丽,每船大约可以乘二、三十人,大约就是朱自清先生所说的那种“大船”吧。船 行进时马达声音很小,可能怕声音太大影响到秦淮河的景致和两岸的正常生活吧。船开动后沿着秦淮河缓缓行驶着,我们就象走在江南古典人居建筑的长廊里。酒劲 上来了,晕晕乎乎的,船朝什么方向走,走过了些什么地方,现在还记忆不太清楚。只是觉得一路上灯光迷人,河面时而狭窄,时而宽阔,船从一个又一个的拱形石 桥底下穿过。河两岸的岸壁是石头砌成,而且是直的,岸壁的石头缝里长满了迎春花,当然,这时已经没有花了,只是浓绿的迎春枝条从岸壁上垂了下来。经过的一 个地方,两岸还挂着“秦淮八艳”大型画像的灯箱。身边的张兄不断和我说着什么,只是大多没有听进去,或者听进去也忘了。
约有一个小时,船靠岸了,好像还是我们登船的地方。上岸后,我在不断发感慨:“难怪人家说,南京虽然有着虎踞龙盘、气吞河山的帝王之气,但过于舒适艳丽,粉脂气太重,国都不适合放在这里。你不信?历史上有那么多时期的首都建在南京,却没有长久的。……”
张兄说:“不要发表议论了,回宾馆吧。明天还要去中山陵和莫愁湖呢。”最后还捎了一句:“喝江南的啤酒都能醉了,真掉价!”

点击图片新开窗口查看

来源:http://www.jiaonan.net/html/blog/4611/29939.htm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