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anghuidang
  • 浏览: 910386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北京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转载)IT职场故事:新人如何菜鸟变凤凰

阅读更多

IT职场故事:新人如何菜鸟变凤凰

张锦喜

眼下,又一批毕业生走进了职场。换下学生时代一贯的T恤牛仔,穿上职业套装,由学生变身为职业人。在这些职场新鲜人的心里,除了满怀的兴奋和憧憬,还有一点对职场的忐忑和畏惧。毕竟,职场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到底应该如何适应这种“游戏规则”,如何适应由学生到职业人角色的转变呢?或许,听听那些前两年毕业的“过来人”初入职场时的遭遇和心情,会给大家带来莫大的启示。

案例一:还是觉得在大学里做学生好啊

人物:林紫樱 23 毕业1 程序员

网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工作了才知道,有空调的办公室,不如闹哄哄的教室。这句话真正道出了我们这群刚刚从大学校园步入工作岗位的新人的心声。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也会导致他对环境适应能力的不同,当然这也与性格与环境是否能很好的融合有关系。我觉得我的性格似乎不是很适应这个领域的工作环境。

感觉最明显的就是公司的规定约束太多。我认为这也是公司和学校最不同的地方。我所在的单位接近日企化的管理,对各方面的要求都很严格。比如着装,以前在大学我们的穿衣风格都是休闲主打,既舒服又时尚,可是公司要求穿着正装,运动休闲牛仔等我们最爱的风格都是被严令禁止的。我最心爱的几条牛仔裤也只有在周末时才能穿出去晒晒太阳。

有人这么形容大学逃课现象: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课余时间的安排更是灵活多变,业余生活那是相当的丰富多彩。今天感觉状态不错,就到图书馆里看看英语,分析一下各种经济曲线;明天感觉心情不爽,就租一辆自行车骑到海边晒太阳……工作后,这些根本是美丽的传说,每天都过着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作息时间也是固定的,不能再像大学那样由着性子按照心情来安排生活了。每当早晨班车经过星海公园的时候,我都有一种冲动想跳下班车去海边散步,可是我知道我不能,我清楚自己的身份,作为公司的一员,我在享受自己应有权利的同时更有义务严格执行公司规章制度。

其次是感觉与同事的交往不像与大学同学交往那么单纯自然。这种感觉在大学同学那里也得到的认同。我大学同寝的一个朋友刚毕业便在一家外资银行里找到了一份业务担当的工作,收入可观,工作也不是很累。这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看来是一份多么令人羡慕的工作!可是她却并不开心,甚至经常跟我抱怨,字里行间都充斥着郁闷和无奈主要不开心的因素不是来自于工作的压力,而是来自于同事之间交往上的压力。办公室不比学校,同学之间基本没有什么利益冲突,说话深一句浅一句大家熟悉后都不会往心里去,嘻嘻哈哈就过去了。而同事之间关系复杂。比你年龄大的同事你要面面俱到,不能厚此薄彼,同时更要注意礼貌用语;年龄相仿的同事之间又存在着竞争关系。有时候即使你无心和别人比较,个别人还是会对你存有戒心,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和你一样淡泊名利。

跟我的那位同学比起来我就幸运多了,同事之间相处得还算融洽。但也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因为我所就读的大学是一所财经类的学校,学得专业是管理学,而我周围的同事他们几乎都是学理科的,大学四年方向完全不同的文化知识熏陶,使得文理生之间的思维有很大的差异。比如我喜欢轻松自然的气氛,喜欢工作之余开个小玩笑,喜欢大家在一起嘻嘻哈哈地度过每一天,就像在大学期间的简单生活一样。而我的同事们他们大都很严谨,在我看来面部表情过于严肃和单一。这一点我想可能我需要花一些时间来慢慢适应,既然选择软件这个行业,就必须适应这个行业的严谨性,适应同事的严谨性。

最后感觉不适应的就是工作压力相比大学时期的学业压力来说过大。正如我上面提到过的那样,我本身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所以从事软件工作相对其他人更为吃力,也就要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欠缺的知识很多,要学的东西也很多,无论是日语还是计算机,无论是业务上的还是技术上的知识,对我来说都是急待恶补的。

老实说,我对日语始终有种敌对情绪,因为我一路走来都是学英语的,也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弃英从日,我的英语成绩一直不错,所以当我大学毕业后还要从头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时心里就自然而然的有了一些抵触。然而我知道这种情绪只会成为自己的绊脚石,要想真正学好日语,首先就要克服这种心理,必须逐渐培养对日语的兴趣,就像对英语一样。毕竟如果想在对日软件行业有所发展,日语是首先需要攻克的堡垒,也是最基本的工具。

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更是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的,有人说选择了软件行业就意味着活到老,学到老。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语言的版本也在不停的更新,所以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必须要跟上行业发展的速度,否则很快就会被淘汰。以前在大学我们通常都是上课简单听听,期末使劲背背就OK了。由于是速成的,有的知识今天考完,明天就模糊了。工作后就不能这样,不仅要最快速度掌握知识,更要掌握得牢固彻底,并且还得能灵活应用。计算机语言有时是不能光靠别人给你灌输,重要的是自己领悟。我可能这方面的思维比较差,所以通常领悟得比较慢。

在大学的时候,如果哪个知识点没懂可以理直气壮的请教教授,教授通常都会心平气和地不厌其烦地给予讲解,还有很多热心的同学,有时为了让你更好地理解还会举各种可爱的例子。工作后,请教别人问题就不像在大学里那样轻松了。我本身是一个很热情的人,所以我特别不习惯。有次,我站在同事身旁问问题,她甚至连头都不抬,只是继续操作她的键盘,一边看着屏幕一边问我什么问题。还有一次,我向一个同事请教个问题,这个问题又连带着牵出许多问题,问到最后,他终于忍不住问我:“你是学计算机的吗?”我本来就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所以我马上就回答说:“不是。”不过,还是感觉有点尴尬啊。(林紫樱/文

专家点评:

对林紫樱来说,从校园走向工作,就是从童话走向现实。体验这一过程所带来的心理变化,正反映了刚刚走出校园的广大毕业生的心态:带着兴奋和新鲜感,也带着无奈和压力感。——刚刚涉足社会的学子们,确实是既怀念校园生活,又忙于适应社会工作和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尝试开始面对和适应现实工作的同时,接下来也要懂得开始独立思考:思考自己的工作方式,也需要思考自己的工作方向,做好规划定位。

案例二:交给我的总是最“没文化的活”

人物:小马 性别:男 毕业1 程序员

拿到毕业证的那天,我觉得自己突然由一个懵懂的小男孩变成了个大男人了,因为从那一刻起我可以赚钱自己养活自己了,这也意味着我真正的独立,多自豪的一件事啊!于是我满怀憧憬地来公司报到。

到公司后,情况却和我的期望有着天壤之别。

我学的专业是计算机软件工程,本以为我的工作内容肯定是做软件开发,可是上班的第一天,办好各项手续后,我被HR的人领到了部门,那个HR和部门交涉了一下就离开了,部门把我安排在一个角落,面前有台很破的电脑(天啊,还是球面的),开机后,我发现需要密码,放眼望去,大家似乎每个人都很忙,我不敢打扰,也不知道该问谁,结果就这样呆坐了半天,也没有人来管我。第二天早上来的时候,球面显示器前面的鼠标也消失了,所以我当然还用不成电脑。郁闷!第三天来的时候,我被告知了密码,打开电脑一看,天啊,怎么看起来这么奇怪,原来是日文操作系统的,幸亏我对电脑还比较熟,不然肯定是寸步难行了,现在开始感慨:看到CTRL+CCTRL+VCTRL+S真的比什么都亲。快中午的时候,有个人把我叫过去,让我帮下他的忙,我心里暗想:好啊,有事干了,我屁颠屁颠跑去,结果是让我帮他把word中的东西按要求拷到excel中,我汗!

忙乎了一下午,就干了这个力工活,我想没关系了,明天开始让我做开发也行啊!于是我第二天早早来到公司,精神饱满地等待着给我分配任务,我就这样等啊等,等得花儿都谢了,都快下班了也没人给我分配任务,我想是领导们忙,今天没顾上我,明天会有任务的,于是我早早地回宿舍,早睡早起,接下来的一周都是这样,基本属于没人理型的,我每天下班的时候都和部门经理打招呼,问是否有什么事,当然每次他都说没事,我就下班了。

后来,陆续有项目经理过来找我帮忙,说是帮忙,具体的内容就是整理文档,把公司多年以前的材料都拿出来,让我分门别类地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整理,MY GOD!!非要把我整疯不可?等我把这些小山搞定,基本也就一个月过去了。看着我的成果,我有点哭笑不得,我再怎么也是一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啊,在学校里呼风唤雨,风光无限,工作后竟沦落到如此地步,关键是还不好意思和家人朋友说,太丢脸了!

当然我也没完全放弃希望,就当这是领导对我的考验吧,我就期待着能有大显身手的那一天的到来。终于在第二个月的中旬,我这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开始热闹起来了,我被安排到项目组。

分到项目组的第一周,先是让我学技术,开发语言,工具的操作,我想好事啊,磨刀不误砍柴功嘛,学习了一周,第二周我和另一个刚毕业的小女生被分配到该项目组的另一个角落,任务是时刻更新sourcesafe和数据库,就是当客户有任何更新,我们负责更新到数据库中去,好听点说,就是所谓的配置管理,这个工作不需要任何的技术含量,只要细心,只要识字,基本都能搞定,对我这个名牌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来说,真是有点糟蹋知识,糟蹋资源,巨大的浪费啊。

这期间,间或还要帮项目经理进行一些检查工作,比如说,核对数据库里某个字段XX是否全部改成了XXX,抑或是在sourcsafe里的表格中的光标提示符是否都放在了第一行第一列……如此等等。(马飞/文

专家点评:

“可以赚钱自己养活自己了,这也意味着我真正的独立”,小马的这一观念,代表不少毕业学子的观念误区。实际上,真正的独立并不是经济独立这么简单,更加重要的是思想的成熟和独立,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我再怎么也是一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啊,在学校里呼风唤雨,风光无限,工作后竟沦落到如此地步,关键是还不好意思和家人朋友说,太丢脸了!”——这种想法,恰恰证明小马人毕业了,思想还没毕业。

小马案例,也许会让不少人想起“少林学艺”的故事:将军的儿子满怀憧憬到了少林寺学绝技,老和尚却先让他念了1年经书,挑了1年水,干了1年粗活。老和尚一方面要让将军的儿子懂得修出耐心、做好基本功、能吃苦;另外一方面,要让他忘记自己是将军的儿子。对于刚刚走出社会的大学生来说,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首先要忘掉自己是堂堂的大学生。

l 案例三:不知如何与领导和同事沟通

人物:小雪 24 毕业1 采购内勤员

一年前,作为独生子女的我选择回到家乡工作。在父亲老战友的帮助下,我进了当地一家颇有名气的软件企业做起了采购员。

刚到公司时,一切都那么新奇,打卡上下班、着统一工作装、办公室里静声敛气、同事们含蓄的目光……我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围,适应着环境,生怕一个闪失得罪了谁。可是不管自己怎么谨慎,我还是发现自己经常处于被动尴尬的境地,而且还因为被误解而哭了几次鼻子。

有一次,公司需要采购一批办公桌椅,经理让我整理一份供应商名单,并按照供货资格和优惠条件列出名次。通过上网查资料和电话沟通后,我筛选出了五家供货商,这五家的供货资格和价格各有伯仲,难以分出谁好谁劣,经理决定部门开会讨论。午休时,部门副经理将我拉到没人处,对我说:“XX家具我以前用过,质量和价格都不错,开会时你一定要帮我说。”我刚报到时,因为资料没带齐,是副经理帮我向人力资源部解了围,所以我心里一直存在着感激,听她这样一说,就赶紧点头满口答应。

会上,大家各抒己见,没有形成统一意见,当副经理提出“XX”家具最好,并列举了很多证据时,我赶紧说:“对,我在网上看到,用户对这家的表扬最多”。还没等我说完,经理发话了:“不行,你来得晚,不了解情况,这家不好,环保不达标,为了员工的身体健康,我们不能用这家。”于是,正、副经理两人为了这家供货商足足争论了将近一个小时,会议自然没有任何结果,大家不欢而散。会后,有同事悄悄告诉我,正、副经理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了,经常意见不合,搞得大家不知该站在哪边。

第二天,采购经理告诉我,重新对这五家供货商做个评价,而且非常明确地指示,XX供货商排在最后。按照经理的授意,我重新做了一个方案,并在会上公布了结果,XX供应商被淘汰了。完了,这下彻底得罪了副经理,我不敢辩解,只能默默忍受着她对我的白眼。

从那以后,无论我干什么,怎么努力,也会被她挑出毛病来说一顿。有一次,总经理找她,她恰好不在办公室,便问我她去哪了?我确实不知道她去了哪里,而且也不敢杜撰,就说不知道。大约1个小时后,她气冲冲地回来了,一边把手里的东西甩到桌子上,一边嘴里骂:“哼,不知天高地厚,敢在老总面前告我的状,如果让我知道是谁,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当时办公室里只有我一个人,不用说肯定是指我了,我想解释说我没告状,又怕招来她更激烈的言辞,只能找个没人的地方偷偷抹眼泪。

副经理是个老员工,在公司有相当稳定的圈子,看到她这样对我,周围不少的同事也自然疏远了我,他们私下聚会不带我,正在聊天时看到我来了,也都停下来。我感到很郁闷,不知道如何处理与这些同事的关系。我想不通,为什么工作中竟然有这么多的不顺心,是我遇人不淑,还是我缺少沟通能力?(枫桥/文

专家点评:

枫桥的案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大学教育的缺陷:教读书,不教做人。也许古代儒家人文教育中的案例教学,例如《左传》、《战国策》,太过充满尔虞我诈的世故,但是,当代高校只学专业不学人情世故,确实也使得很多毕业生走出“温室”后倍受挫折。当然,话说回来,真正“学做人”的大学是“社会大学”。做人先于做事,如何学会做人,是大学生走出社会之后最重要的课题。成功的因素中,情商重于智商。广大毕业生发生类似枫桥这样的困境时,首先需要一份自信,其次,需要向亲朋好友和毕业多年的师兄师姐或值得信任而又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不断提高自己为人处事的能力,并建立自己的原则。

案例四:不知如何向上司汇报

人物:小刘,男,毕业3年,项目管理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觉得IT是一个特恐怖的行业,主要因为我是学日语的,计算机知识极其欠缺,连打字都很慢。可我偏偏进了IT行业。

面试时,只知道应聘的公司在大连的软件业赫赫有名(有人称其为魔鬼公司)。面试完就被通知,第二天就可以来上班了。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进入到了这个恐怖行业里的恐怖公司,心里一直在想,管它魔鬼不魔鬼的,先干一段时间再说。

开始工作了,还好,就是一些简单的项目对应,一般都是通过邮件和日本本部、和客户进行对应。虽然有些专业术语不知道,但是可以在网上查,所以生活尽管有点苦——几乎每天晚上都是9点下班,但还算是对付得了。

后来,老板决定作阿里巴巴网站(参考阿里巴巴的模式,建立日中贸易的桥梁网站),需要输入大批量的贸易供求数据。公司和外语学院联系,请日语专业的学生来实习——输入数据。让我管理这些录入数据的学生。我当时美滋滋的,尽管手下这些孩子都是实习的,但是好歹也有若干个女兵呀,哈哈!不过美归美,实际工作还是得做好,要不然老板是不会放过我的。

我的任务说是管理,其实主要就是分配要录入的数据,记录每个人完成的数量,检查完成的情况。首先就是做好记录的工作。那个时候,虽然从事了一段时间的和电脑相关的工作,但是对电脑的依赖性不是很高,说实话也不是很会用。实习生每天都会把他完成的数量告诉我,我检查合格(件数,质量)后,将他们完成的数量记录到纸上,等到月结的时候交给财务,财务会给他们进行计件付费。我把每天的内容都记录得很好。不过交给财务之后,我就把那些原稿给扔了。反正财务那里有记录,服务器上也有记录。

其次就是仔细检查大家完成的数据的件数、质量。这是一个体力活,只有大家完成了之后我才能去检查。实习生每天晚上5点多下班,第二天既要给他们分配数据,又要对应他们的问题,所以白天一般都没有时间,所有的工作都得在晚上赶。那段时间,我买了成箱的方便面,把被褥都搬到了公司,真是拼命地干。

有一天,老板找到我,问:“你那边怎么样啦?一会儿给我写个报告来。”

我当时就有点傻眼,我没想过要给老板写报告,该怎么报告呢?

虽然傻眼,但是也不能在老板面前说呀,只有硬着头皮答应下来。一个头两个大。

回来后在座位上乱想,虽然我不知道怎么报告,可是每天完成多少的数据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可那些记录原稿早让我给扔到垃圾桶里了啊……前思后想,始终没有想出能在短时间内写出报告的点子来,当然心理还有些侥幸,就没有什么做假的办法?可是,才开始工作就作假,以后肯定犯全中国第一大案!放弃!

怎么办?

没办法,只好练习铁头功吧!我用脑袋顶开了老板办公室的门,老板还等着我的报告呢,也许是见我什么都没有拿,还在奇怪吧。我哆哆嗦嗦地走过去,跟老板说,我没有办法报告了,我记录的那些原始数据没有了……

然后,我“坚强地”用我的“铁头”顶住了老板掉下来的脸,还有顺带掉下来的各种言语……

后来我想,其实当初我把报告的对象弄错了。做一项工作,汇报对象肯定是直接上司和老板。可我呢,把工作量报给财务后,就以为完事大吉了,而且,我给财务的也并不是报告,只是一些作为结算依据的数据。我要是当时就能把项目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打算都一一报上去,肯定就不是这个样子啦。(刘德财/文

专家点评:

在学校,一道复杂的题怎么解,教授会告诉你一二三;但是走出社会,大多数问题都需要你会独立思考独立响应。不是每件事情都有人可以请教或者有人告诉你怎么处理;而且,绝大多数问题,并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并不是只需执行一个流程;能否抓住问题的关键,也显得非常重要。这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开始,就学会独立思考,勤于思考。

当然,工作上碰碰一些小钉子,未必是坏事,虚心吸取教训并进行思考总结,能使自己更快成长起来。

案例五:如履薄冰

人物:吴玲 毕业一年 程序员

我是来自陕西偏远农村的一个女孩,从我记事起,家里的生活条件就困难的厉害,在我上中学之前,我是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柏油路甚至是水泥路的,从村里通向县里的,永远是一条黄土漫天飞的土路,要是碰上雨天更是泥泞不堪,一脚下去脚背就完全陷得看不到了;家里每天的餐桌上能见到的,永远是玉米饼子,就这还不一定能坚持过年关,一年到头吃上一顿馍,那简直是天大的享受了,那会让全家人都高兴得几天合不拢嘴,上学那更是天方夜谭的事,但是我是幸运的,正好赶上国家大力发展西部、支持西部教育政策的当口,这使得我能够有机会去上学,在亲戚朋友和村里的资助下我完成了学业。

毕业后,我选择了和我的专业很对口的软件行业,工资在外人看来也是很可观的,但是,工作后的生活却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每天起早贪黑自不必说,最主要的是我的压力很大,总是担心我的工作岗位,在这个行业里的人员流动率是出了奇的高,甚至每天都会有新人进来,当然也有在一起工作的同事辞职离去,这让我很是忐忑,我一个需要解决温饱的人,背着家里的债务和助学贷款,我是不希望有什么闪失的,与此同时我最担心的是领导同事对我的评价,我是绝不能失去这份工作的,因为我背负着亲戚朋友的期望,我更不能让他们失望,所以我每天都很小心的工作,谨慎的和周围的人打交道。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每天早上尽量早到公司,工作过程中坚持认真、认真、再认真,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工作和上学不一样,在学校里老师同学可以容忍你的错误,在工作中绝对不行,这关乎到客户的评价,当然也就关乎到整个组织的利益,所以领导是不能容忍员工的任何错误的。在编码的过程中我更是小心翼翼,唯恐出现任何bug,但是,是人就会犯错误,有一次我在测试自己编写的代码的时候粗心大意,考虑不全面,将一种可能出现的error漏掉了,这倒没有影响太多,但是,我发现领导和同事对我的态度已经明显不一样了,我的心里更是担心得很,非常害怕因为这个事领导会开除我,更担心团队成员因为这个事情排斥我,所以我每天就更要小心谨慎了,能不讲话就不讲话,避免任何与领导同事发生冲突的地方,甚至在基本的项目沟通的时候,如果我有任何自己的看法或见解我也是能不讲就不讲,我就是不想和任何人有正面的冲突。结果,我越担心就越出错,越出错我就越担心,这已经变成了我内心中的一种恶性循环。

其实,出现error时如果领导、同事责备不满的话,我就会觉得极度不安;如果领导、同事没有不满和责备的表现时,我就会更加担心:为什么他们没有责怪我呢,是不是觉得我无可救药干脆放弃了呢?

朋友告诉我,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态度,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也想过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可是,我就是做不到。(吴玲/文

专家点评: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寻求解脱之法。智者让他背上一个篓子说:“你每走一步路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走了一段路,智者问他有什么感觉,那人说:“觉得越来越沉重。”智者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理。”要真想不累,其实也容易得很,只消把背篓里的东西扔出去几样,不就得了?生活篓子里的东西越多,你的责任就越大。你就会越累。

吴玲之所以害怕失败、不能调整自己的心态,而是因为既往的经历和背景,让她背上了一个大包袱。我们可以给自己压力,但是不要将太多无形的压力扛在肩上,只有放下巨大的包袱,才能在成长的路上飞奔起来。

案例六: 自高自大型

人物:黎佳远,男,毕业2年,程序员

我从小就是父母心目中的骄傲,老师眼中的高材生,同学眼中的万事通。我也早就习惯了大家和我说话时的笑容和称赞。

高考时,我以630分的成绩考入了复旦大学。大学生活也一样过得精彩,篮球是我的最爱,每当系里比赛时,操场上就会出现我的身影。在学习上,我也一样不会落后,大学四年里,最差的一次考试在系里也是15名,还拿了二等奖学金。

大四下学期,我就到了上海一个大型的IT公司,因为学校还有一些事,公司没有给我安排太多的工作,也经常有些闲暇时间,上网查看一些信息,偶尔空下来看看身边人的工作,和身边人聊聊天。聊天中得知了他们的毕业学校,我当时没有说出口,可心里想:都什么破学校啊。看着他们写代码,一段一段的单元测试,我心想:有必要这么繁琐吗?对自己的算法这么没信心,完成一个这么简单的模块都得这么长的时间。

那时候,我拿到资料时,不会的就上网查查,也不想问周围的这些三流学校的“老鸟”;项目的流程也只是看看,并不把这个流程太当回事儿。我觉得以自己的聪明和经验,有些流程完全可以不走的。

一个星期的项目熟悉之后,领导来了。我想,哈哈,我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终于可以让你们看看我的速度了,我被加入了项目组,进行编码,分配的模块也并不是很难,大学时我对这些开发语言了解得就比较深,自己和室友也做过一些小项目,所以没两天的功夫,分配给我的模块任务就作完了。我信心十足,简单地对几个算法作了一下测试,就把代码提交了。

看着身边其他人还在那儿一点点地编,一点点地改,我不由得自信地笑了一一学校不一样就是不一样,来了一两年的也不过如此。

这次的模块比较简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后问题不太多,领导也很看好我,觉得小子干事儿挺利落的,渐渐地就分配一些算法较多,逻辑结构比较繁琐的模块给我,我觉得自己终于受重视了,意气风发,对交给我的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率快速编码,简单测试,然后提交成果物。

系统测试后,领导过来找我谈话,拿出几排数据让我看,说我负责的模块是问题最多的。我看了看,觉得我的模块复杂,有些是不小心变量写错了,问题不大,何况我还是干得最快改得最快的。

又一轮项目结束,领导又来找我,说得很不客气。一气之下,我辞职了。反正凭我的学历,我的项目经验,在哪儿不能混份工作呢。(黎佳远/文

专家点评:

如果将案例中的工作当成一次考试,那么佳远的成绩是不及格;而且还要退学(辞职),这样一来,并不是什么“优秀学生”,而反倒成为三流的菜鸟。

很多人不成功,并不是他不优秀,而是太过自以为是。这一类毕业生为数不少,如果你们还是坚持自己很优秀,并且要别人肯定你们优秀,不妨这样做:既然很优秀,就没有理由工作做得比别人差,比别人出错多;凡事当成考试,全力以赴拿最高分,这样,才能得到充分的认可,才是真正的优秀。否则,你永远沉浸于一个好学生的记忆中走不出来,也永远沉默于一群好人才的圈子之外,走不进去。

链接——学生VS上班族

1. 学生能轻易逃课;上班族不能“跷”班。

2. 学生期待放假好好办个活动;上班族期待放假好好睡个懒觉。

3. 学生能随时做想做的运动;上班族要运动得配合天时、地利与人和。

4. 学生成绩跟自己念书的时间成正比;上班族的考绩跟工作的时数完全没关系。

5. 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打打零工赚些生活费;上班族只能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洗个澡,调好闹钟,然后睡觉。

6. 学生上课得付钱;上班族工作能领钱。

7. 学生遇到不懂的会问教授;上班族,老板遇到不懂的会问你。

8. 学生时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吃吃卤味、聊聊天感觉舒服畅快;上班族下班后三五同事聚在一起吃吃泡面、聊聊老板交待的工作感觉沉重无比。

9. 学生上课时希望自己赶快清醒;上班族工作时希望老板赶快清醒。

10. 得到教授赞赏的学生,同学们比较支持;得到老板赞赏的上班族,同事们却比较排斥。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